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新闻详情
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标准的介绍
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六大方面的内容,由节地与室外环境、节能与能源利用、节水与水资源利用、节材与材料资源、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。这六类指标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。建设绿色建筑时,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,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、资源、自然环境、经济、文化等特点进行考虑。绿色建筑的实践存在地域性的特点,各地气候、资源状况、文化风俗等方面不尽相同,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。比如涉及节水和水资源的利用、雨水的回渗等要求时,应结合当地水资源的状况来考虑,缺水地区应考虑建筑中水系统的设置,注重水的循环使用和梯级使用,提高水资源的回用率;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可考虑雨水的收集利用;如果不注重当地的地域性特点,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。因此建设绿色建筑时,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,节能、节地、节水、节材、保护环境、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。
绿色建筑评价标准,目前针对两个阶段进行评审:
第一个阶段是针对施工图进行评审,评审通过后,获得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,说明的你的建筑在设计上是符合绿色建筑评审要求的;
第二个阶段是针对竣工后一年,依托累积的数据进行评审,评审通过后,获得绿色建筑运营评价标识。目前我们国内部分评审通过的绿色建筑都是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。